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6节(1 / 2)





  只是这军费拨下去,过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手,最后到了各军将领手中连一半也不足。

  正直些的上官便不忍心再克扣,如数发下,可这也是不足的,军中的都是青壮年的汉子,最是能吃。没有办法,便只能自己在军营旁边开垦了田地,自给自足,勉强也能过得去。

  遇到那刻薄的将领,不仅给属下吃的如猪食,还要在兵士的饷银上剐一层油水下来。

  因而大魏军中默认的一件事,便是报空饷,为的便是分到自己手里的银钱能多一点。

  裴清行开了库房,军中采买的军械,铠甲是锈蚀的,长刀脆得一折就断,再一问,采购的人是大将军的亲戚,他采购的对象,也是他一家的亲戚。

  一股怒气直冲头上,他前去求见大将军,却被打了几个哈哈之后请了出门。

  裴清行离开的身影有些寥落,耳边能听到大将军府的下人窃窃私语,也不过是嘲笑他不识趣罢了。

  嘴边扬起苦笑,裴清行突然觉得,蓁蓁信中所担心的并不假,护卫洛阳的禁军都尚且如此,那四方军中,又是何等状况。

  大厦将倾,又岂是一二人之力能扭转乾坤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今天有喝到桂花酒酿小丸子*^_^*

  第九十八章

  昭明四年夏, 魏军接连败退,刘邺所率大军势如破竹,一路向洛阳而来。

  屋漏偏逢连夜雨, 在半个魏地陷入战火之时, 之前因南地受灾而起又被强行镇压的起义隐隐又有了再燃的苗头。

  各地大多兵力都被抽调去阻截刘邺,便是地方官吏感受到水面下的波涛汹涌,也只能粉饰太平,只求维持表面的平静。

  但在朝廷又丢了一州之地的消息传来时, 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举起了反旗。

  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,接二连三,四方都有了起义军, 其中更有不少大魏地方掌兵的将领,打的旗号便是清君侧。

  要清的,自然就是代行皇权的徐后。

  她恼怒地撕了有关的奏报,恨不能立时将这些胆大包天的叛贼都赐死。但大魏军士主力如今都还在阻击刘邺,根本腾不出手来收拾这些人。

  见徐后脸色阴沉,殿中侍候的宫女内侍齐齐跪了下去, 敛眉屏声, 只怕发出一点不该有的声响被拖下去。

  徐后站在殿中, 急促地喘着气, 当日她同刘邺联手时, 何曾想到今日局面。

  她当然知道刘邺野心勃勃, 却不知他的野心远不止一个匈奴,他要的是整个大魏!

  当时的徐后怎么也不会想到,大魏在胡人的铁骑下,竟是不堪一击。几十年前,李炎正当壮年, 命齐豫领兵,轻易便将匈奴打得丢盔弃甲。

  他扶持刘邺登上匈奴王之位,为了表示自己臣服之意,刘邺亲来洛阳为质。谁会想到,不过短短几十年,局面完全逆转。

  是时,大魏风雨飘摇,一时竟有摇摇欲坠之势。

  云州,魏军主力退至此处,暂作休整。

  云州是洛阳前的最后一道屏障,若是云州城丢了,去往的洛阳的路便是一马平川。

  如今统率所有兵力的将军是常厉,他是徐后一手提拔起来的武将,之前升任镇北将军,胡人来犯之后,徐后召集各方驰援,任命他为元帅。

  常厉是个很讲究排场的人,对待下属总喜欢耍耍威风,萧云深在一月之间被他召集起来开了十七场没什么内容的会后,对此人的好感降到了最低。

  不过真要论起来,常厉也不是什么草包,他不过四十余岁,少年从军,此前未曾有败绩,徐后也不会真的提拔一个草包做心腹。

  但面对胡人大军,常厉屡战屡败,军中、民间便多了许多风言风语,质疑他不配做这元帅。

  若是齐豫老将军为帅,定然不会是这般局面,随着魏军一路后撤,这般言论甚嚣尘上,自然也传到了常厉耳朵里。

  站在云州城头,看着下方安营扎寨的胡人大军,常厉面色阴沉得滴出水来。

  若是这一战再输,洛阳城便真的岌岌可危,他就成了大魏的罪人!

  刘邺...常厉心里念着这个名字,只恨不得将他剥皮拆骨。

  胡人悍勇,但素来作战不成章法。如今在刘邺麾下,这些自由惯了的胡人指挥起来却如使臂指。

  也不知刘邺用什么法子说服了这些不同部落的首领,叫他们甘心追随其后。

  李见微其实能理解常厉,以他的目光看,即便将常厉换作齐豫,如今的境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

  亲兵端着今日的吃食进了营帐,是麦饭,里面肉眼可见还混着一些泥沙。

  作为将领的李见微都只能吃这难以入口的麦饭,那些寻常兵士就更不必说了。

  他皱着眉问:“粮草还没发下来?前日运粮的车不是已经到了?”

  亲兵说起这件事就来气:“您也不是不知道那位元帅的性子,好东西自然要紧着自己属下,咱们这些人的命,在他看来就不是命!”

  “再说,我悄悄去瞧了这回运来的粮草,看着是不少,却都是些放了不知多久,已经生虫的陈粮,那些狗官真是太贪了!”亲兵怒道,“咱们在这儿提着脖子卖命,却连口饱饭也吃不饱!”

  说起这事,亲兵便一肚子火。

  李见微的笑有些苦涩,他不过是个封地偏远的王爷,在朝中根本说不上话,便是知道有人克扣军需,又能如何?

  “过两日,会有一批粮草从北地来,你带人悄悄接收,不要闹出什么动静叫人知道。”李见微如是道。

  亲兵眼中露出喜意,又有粮草?真不知是哪来的大善人,自殿下出兵以来,一直悄悄支援,这才叫他们不必饿着肚子与胡人作战。

  亲兵喜滋滋地走了,李见微坐在营帐中,沉沉叹了口气,想到之前收到的那封信,心中举棋不定。

  此时,洛阳城中,裴清行却正与自己的上官爆发了一场巨大的争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