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6章(2 / 2)


  周皇后拍椅背道:“申含伙有什么不好了?你娶了她,长信公主依然是你岳母,自会一意助你,帮你谋划,太子之位则稳。何必舍近求远,去娶什么宋意珮?”

  太子道:“母后,此事我已作了决定,请不要再劝我。”

  周皇后也是知道形势的,眼见太子不听劝,再想一想镇武侯府今日的地位,到底静下心来分析,好一会道:“但之前宋意婵生病之事,却是我令康婕妤下手的,你娶其妹妹,也未必讨得好处。”

  太子道:“正因我娶其妹妹,宋淑妃靠向你,才能在宫中立足,这一点,她自己想不通,也会有人帮她想通的。”

  周皇后皱眉沉思,隔一会摆手道:“纵我同意了,你父皇未必同意。”

  太子一笑道:“此事只要求求祖母便好了。祖母最喜欢成人之美的。”

  数天后,宫中春宴,罗夫人领宋意珮进宫赴宴,席间,康太后招手让宋意珮上前,问了几句话,赏了一对十八子手串,便令其退下了。

  第二日,康太后召见了太子,笑道:“镇武侯府这位三小姐呢,确实是健康活泼,生得又娇美,倒也堪为太子妃。”

  太子大喜,行礼道:“还望祖母成全孙儿!”

  康太后笑吟吟道:“此事包在我身上,待我跟你父皇说一声便成。论起来,我也有这许多孙儿,就想抱曾孙哪!现下世炎是成了亲,可顺王妃迟迟未有动静,教人心焦。你要是成了亲,赶紧生下儿子来,比什么都好。”

  待太子告辞,康太后便着人去传唤景南天和周皇后。

  景南天下了朝,和周皇后过来请安时,听得康太后的话,极是意外,“母后想给太子牵线,让他娶了宋意珮?”

  康太后道:“正是。昨儿宫中设宴,各府出色的小姐多有出现,我寻思在其中挑一位配给太子,看来看去,还只有宋意珮最合适了。你也别跟我分析什么情况,我不懂那些,我只知道,宋意珮不错,有宜男之相,堪当太子妃。”

  景南天倒是寻思着,宫中这些有位份的嫔妃中,就数宋意婵最没有心机了,若让她的妹妹当了太子妃,皇后自要引她成为一派,也不会对她下手了,对她,倒是有好处。至于太子方面,确实宜娶一位身子健康的太子妃以便延后的。他一时看向周皇后,问道:“你的意思呢?”

  周皇后略一怔,原来皇上也会问她的意思了?她心下冷笑一声,脸上却恭谨,答道:“一切全凭太后娘娘和皇上作主!”

  景南天很满意地点了头,低声朝周皇后道:“今晚,朕过去看你。”

  周皇后在心下再次冷笑一声,“好稀罕啊!”脸上却不露神色,只矜持一笑。

  景南天打算下旨选宋意珮为太子妃的事,姜贵妃很快知悉了,她慌忙传了景世丹进宫,说了此事,发愁道:“这样一来,皇后就和宋淑妃联手了,宫中以后自然是她们的天下。”

  罗夫人听得消息,却是又喜又忧,喜者,若宋意珮成了太子妃,自己一家子,确实不须再怕姜贵妃了,忧者,宋意珮这性子,一旦当了太子妃,不知道会不会惹祸。且此等形势,镇武侯府如烈火烹油,万一被人发现宋意墨是女儿身的事,坐实欺君之罪,怎么是好?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大家放心啦,这个文会尽量日更,不会坑的。新文初开,也请去踩踩哪!

  ☆、第44章

  皇帝有意选取宋意珮为太子妃的消息一传出来,各府议论纷纷,有些言官却是坐不住了,迅速联结上了折子,反对太子选宋意珮为太子妃,理由是,镇武侯府三女,一女为顺王妃,一女为淑妃,若再有一女为太子妃,会乱了辈份。

  事实上,言官们考虑的是,宋意珮为太子妃的话,则镇武侯府势大压主,这天下,闹不好便成了镇武侯府的天下。

  景南天看完折子,冷笑一声掷在地下,道:“这帮子腐儒,只会耍嘴皮子,半点实事不会做。”

  展公公小心翼翼拣起折子归了原位,又垂手侍立到一边。

  景南天想了想,令人召了石将军晋见。

  待石将军进了宫,景南天便道:“朕想为太子择定镇武侯府三小姐为太子妃,现言官上折子反对,卿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?”

  石将军答道:“这是皇上的家事,臣没什么想法。”

  “着啊,这是朕的家事,这帮子人管起朕的家事来了,是不是该打?”景南天武将出身,对上石将军,感觉特别对胃口,笑道:“对了,你小儿子定下的未婚妻是陈侍中的女儿,听闻那陈小姐和宋意墨本来青梅竹马,因何肯答应你家的婚事?”

  皇上也太八卦了吧?石将军一愣怔,马上答道:“陈小姐和小侯爷确是从小认识,却是兄妹情,陈侍中直把小侯爷当了自己儿子呢!”

  景南天:陈家和镇武侯府交好,你偏生为儿子求娶陈双玉,你们三家明显是勾结在一起了。但是朕告诉了你,陈双玉本爱慕宋意墨,却不知为何肯答应你家的婚事,在你们父子心中种下一根刺,将来么,陈双玉为避嫌疑,只好远着镇武侯府,远着宋意墨,这么一来,也就拆开你们两家和镇武侯府的关系了。

  待石将军告退出宫,景南天便令人正式议旨,定下宋意珮为未来太子妃。

  旨意到镇武侯府时,合府欢腾了。

  接完旨,罗夫人昏乎乎回到房中,扯着宋意墨道:“阿墨,你帮阿娘想想,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?阿娘心中总觉不安呢!”

  宋意墨扶了罗夫人坐下,笑道:“阿娘,这是好事,你别多想。”

  罗夫人还是忧心忡忡,低声道:“听说言官上折子反对过,皇上不顾一切下了旨,只怕言官要指责咱们府的女人狐媚惑主啊!这罪名可大可小。万一言官不忿,硬要闹开,不单你三姐这太子妃之位要泡汤,也同样会影响你大姐和二姐的。”

  宋意墨道:“皇上既然下旨,自有法子压着言官,阿娘思虑太多了。”

  罗夫人道:“这事儿不得不防。”

  宋意墨道:“我已令人去请大姐过府商议,大姐夫那儿,也会帮着打探消息,就是太子方面,一样要通气,不信言官们不怕死,硬要闹大事情?”

  长信公主那儿,一听完消息,就悄悄使人请了言官进府,让他们继续上折子,把事情闹大。

  送走言官,却有管家来报,说是曲鸿求见。

  长信公主令人请了曲鸿进去,问道:“你此来,有何要事?”

  曲鸿道:“公主殿下上回不是要找一个擅长做账的账房么?织造司有一人,名余青,有才艺,特别擅长做账,在下带了他进府,现候在外头。”

  长信公主府最近又得了赏赐,正要再找一个账房打理财务,一听曲鸿的话,便道:“把人请进来!”

  余青听得人来请,忙整整衣裳,随管家进了花厅,恭身拜见道:“小民见过公主殿下!”

  长信公主听得余青声音悦耳,再打量他一眼,见他身材欣长,便先有了好感,只道:“坐罢!”

  余青道了谢,这才坐到曲鸿下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