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7节(2 / 2)


  叶念国想的挺美就对了。

  保证一家一户包括几个黑、户都有了一份之后,这才开始教,地点就在村里开大会的地方,虽然冷了点儿,可有炉子,人多之后也没那么冷了。

  反正一家最少出来两个人来学习就对了,这是村里派发的任务,虽然有些人可能要打牌呀,有的人要进山,要干活的总归都是忙活的,好在不是一家子人都得来,所以基本上都是一个大人配一个半大的小子,女孩儿很少会出现就对了。

  姑娘家读书有什么用?反正以后都是要嫁人的,是赔钱货,所以没谁愿意在她们的身上费力气的。

  叶念国也不着急,只要有利益,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这么干了。

  人是有多功利,超乎你想象的。

  叶念国的要求不是很高,每天三个拼音,五个生字,都是常用的,拼音并不强制,大家乐意学就学,不乐意就算了,但是五个生字是必须要掌握的。

  反正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,他讲的有趣极了,大家还真记得住。这下子大家是真的觉得叶家的这个小子是个有真本事的了,不愧是县城的老师呀。不少人开始为叶念国打抱不平了,觉得他可怜了。

  年前三四十天之后,全村基本上都沉浸在学习中无法自拔。

  既然要过年了,村里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的,停了扫盲班让大家开始准备过年。

  今年村里养了五头的大肥猪,上交四头,能给村里留一只,二百多斤的大肥肉,家家户户地三五斤还是能分到的。

  不允许私人养,所以村里就养了一头,让大家能过个富裕的年。

  毕竟这一年到头不见肉的,即便是能填饱肚子,可人心不足呀,填饱了肚子就想着能吃好点儿,最迫切的就是想要吃肉。

  可惜的是,手头上票呀,钱的不宽裕,所以很少能吃肉,现在既然村里能分肉,大家能不积极么?

  腊月二十就去公社上交猪了,四头二百斤的大肥猪,可是为村里赢得了满堂彩,人都不一定吃饱的村子,就算是也为了指标养猪,可哪里会有他们村的肥呢?

  叶念国陪着村长支书一起去的,会计的年纪大了,实在不愿意出来跑,叶念国年轻就给抓了壮丁。算账的时候那手里头拨拉着算盘珠子的人还没算出来呢,叶念国已经将钱票数儿告诉村长了。

  村里有一大笔的收入,这是好事儿!

  两人笑的合不拢嘴,最后那会计看了好几眼叶念国,也是没想到这里头竟然有高人呀。不过反正是不可能跟自己抢工作的,那人也不在意就对了。

  这下子是真的可以过个肥年了,就这四头猪就能顶上往年全村小半年的收益了,如果可以的话,还真希望明年能多养几头猪呀。

  当然,他们的猪能养的这么肥也是有缘故的,因为有技术的,当初叶念国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旧书上有养猪的法子,当初大家不怎么在意,只是听了村长的吩咐这么干的,可是现在么,大家是真的服气了。

  真不愧是读书人,是秀才先生,果然秀才不出门,知晓天下事呀。连养猪的事情都知道呀,太了不起了

  叶念国:……

  他是真的不懂,不过是照本宣科,甚至连宣科都没有,不过是将那些个注意事项之类的抄下来交给了村长而已。

  听着大家的感激,叶念国这心里头也高兴的很,那种被认同的滋味儿很好就对了。

  村长说了腊月二十八宰猪之后大家就不围着他了,虽然村里有个小卖部,可大家还是希望去公社呀,甚至是县城的供销社转转看看的,来点儿什么稀奇的玩意儿那就最好了,没有的话那就去见见世面也是好的。

  叶家倒是不好四处走动的,叶妈也懒得动,反正大部分东西小卖部都能买着,跑外头去干啥?

  叶念国也给老二,老三几个放假了,自己去山里头走走串串,能遇上好东西就弄回来,遇不上了也不嫌浪费时间的,总之打发时间罢了。

  偶尔一只兔子呀,一只野鸡,几个野鸡蛋的,积少成多也算是一大笔的收入了。

  叶妈可不舍得吃的,最多留几个野鸡蛋打打牙祭就算了,其他的兔子呀,野鸡的可都是可以送去小卖部换钱,换票的,家里总要留点儿东西的,不然的话,坐吃山空到什么时候去?

  以前老大有工作,好歹地能帮补些,可是现在呢?就算是干的最多的活儿,拿的工分都是最少的,今年倒还算好,可是明年咋办?后年咋办?叶妈挨过饿的,当然考虑的就多一些了。

  最让叶妈发愁的是儿子的终身大事儿,以前的话儿子是吃公家饭的,别说是天仙了,她儿子配谁都是绰绰有余的。

  可现在呢?如果没有一份儿丰厚的嫁妆,只怕那些黑户家的闺女都不一定愿意嫁给叶念国的。

  叶妈再看看老二和老三,头更疼了。

  算了,走一步看一步好了。

  年关将至,叶妈也就将这些烦心事儿暂时地放下了,专心地开始备年了,因为叶家落难的缘故,叶妈也是硬气,这年总要好好过的,也让那些看扁了他叶家的人好好儿看看,即便是落魄了,可她叶家也不至于沦落到要饭的地步就对了。

  叶妈的这个魄力一出,包括叶念国在内的大家都高兴了,男孩儿们剁馅儿,两个姑娘烧个火呀,洗个菜的,总归一家人忙碌起来,这活儿干的也快的。

  老二在厨房里头并不利索,索性地拒就让他去收拾外头,打扫卫生,洒扫除尘这些的。

  老三倒是喜欢做饭呢,暖和还能时不时地塞点儿东西,这日子才好呢。

  到了二十八,全村基本上人人都直奔打麦场,在这里杀猪呀!

  支起了两口大锅,烧水,一会儿还要在这里煮杀猪菜,就算是过年了。

  杀猪匠也是从外头请来的,除了手续费之外,还要送人家下水就对了,也就是心肝肺,肠肚这些的就对了。

  即便是志红志忠这样的小不点儿,或者比他俩还小的似乎也都不晓得怕是个什么,站的远远地看着大家抬着绑好的大肥猪呢,脸上笑的那叫一个灿烂。

  叶念国这种文弱书生这会儿是帮不上多大忙的,人家是不会让他凑跟前添麻烦的,叶念国索性地带着弟弟妹妹们聊起了生物来,这一刀下去割的是哪儿,大动脉是什么样的之类的,然后看着杀猪匠开始分割猪肉了,怎样怎样一块一块儿地并没有读过什么书,可这人对于猪的构造却是琢磨的一清二楚,逼着弟弟妹妹每人背了一段儿《庖丁解牛》之后,他最后才感慨:

  “果然,高手自古就在民间呀!老百姓就是有大智慧的,只要你能沉下心来学习,哪怕是一个杀猪的,也不能小瞧了。”

  周围听着他感慨的人:……

  算了,还是离着书呆子远点儿吧。

  众人看着叶老二几个心生感慨,也太可怜了些吧,不就看个杀猪么,这不仅要背课文,还要说一大堆这块儿是猪的哪儿,那块儿是猪的什么,也是心累。

  当然,对于叶念国的博学大家是毫不怀疑的就对了。

  猪杀好了,大家开始做杀猪菜了,这下子叶念国总算是让自家弟弟妹妹解散了,随他们去玩儿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