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贵妃号温僖(清穿)第70节(1 / 2)





  和必须要居住在宫中的太子相比,其他阿哥们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康熙的掌控,而太子这个特殊的位置,对于这些分了爵位有野心的阿哥们而言,无异于是一个活靶子。

  三月,康熙下旨给皇子们赐婚,五阿哥和六阿哥的福晋出身最低,一个是他塔喇氏,是员外郎张保柱之女。一个为富察氏,虽是大姓,但其父兄却是五品小官。

  七阿哥的福晋哈达那拉氏,是正二品的副都统法喀之女。

  八阿哥的福晋更是叫人吃了一惊,是安亲王的外孙女,和硕额驸明尚之女郭络罗氏。虽说明尚在康熙二十年便因诈赌被斩,但郭络罗氏自幼在安亲王府长大,家世也算是极为出众的了。

  足见康熙现在还是蛮喜欢这个八面玲珑,性情温和的儿子。

  不过九阿哥的福晋董鄂氏亦是出自著姓大族,不必说,这便是宜妃这个宠妃之子的待遇。尤其在五阿哥婚事平平的情况下,康熙自然也乐得在九阿哥身上补偿一二。

  五阿哥为人淡泊,不会在乎这些。于宜妃而言,左右两个都是自己的儿子。五阿哥自幼养在太后膝下,也算是一种荣宠。

  小十的福晋则就是阿霸垓的博尔济吉特氏,博尔济吉特氏的额娘先前在蓬莱阁时也伸手帮了她一把,这让小十对博尔济吉特氏也没有那般排斥了。

  总之,康熙对几个儿子的宠爱程度,从此次选福晋上就可以看出一二来了。

  五六七三个阿哥,一个学识平平,一个身体羸弱,一个天生足跛,故而康熙对他们也是平平。

  八阿哥出身一般,但为人讨喜,九阿哥本身也较为出众,小十呢,则完全是赖于背后有个钮祜禄氏。

  虽说现在没有娶了蒙古福晋就无缘大位的说法,但现如今蒙古嫔妃在宫中的处境远不如顺治年间,足以说明蒙古对大清的影响在慢慢减弱。

  蒙古福晋,郡王之女,看上去是显贵,但对于身在京城的小十来说,没有一丁点助力可言。

  比起近些日子来常被康熙带在身边的胤禛,小十估计也明白,自己在汗阿玛眼里是个没什么用处的,只好顺手拿来联姻罢了。

  元栖本来还有些担心小十心里不是滋味儿,但四月康熙给儿子们分爵时,小十居然还捞到了一个郡王,倒是意外之喜。

  毕竟大阿哥和胤禛也只是封了个郡王,小十之前的兄长都只是多罗贝勒。

  给儿子们娶了福晋,内务府一下子便忙碌起来了,三个郡王府邸,五个贝勒府邸,光是按着规制选地建府就够内务府忙的了。

  而后康熙还不消停,继去年北巡过一次之后,今年也要去塞外巡幸一次。这次北巡,除了大阿哥之外,他把小十和小十之前的阿哥们都带了出去。

  八月回京之时,太子不知做了什么惹得康熙大怒,下旨处置了太子身边样貌清秀的几个亲信。

  明面上看着,似乎是康熙觉得太子私下和这些人往来不务正业。但清朝禁止官员去青楼,反而让上下盛行起了狎伶之风。简而言之,便是在家中养几个生得好看的男子取乐。

  太子身边伺候的都是样貌极为不错的小太监,这事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了,康熙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这回骤然发作,必然是有些别的原因。

  不过元栖也没心思打听这些,芜华有孕已经九个月,随时都有可能生产。

  大阿哥去年有了心心念念的嫡子,却是出生在太子侧福晋之子后边的,故而并没有得到什么特殊待遇。

  这一次芜华有孕,关注的人虽然没有大福晋生产时那么多,但元栖也不得不小心。

  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,嫡长子的意义终究是不一样的,毕竟这里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。

  第一百零三章

  芜华的孩子生在胤禛回来的第一日。

  康熙大手一挥,给这个孩子赐名“弘晖”,和太子的长子,大阿哥的长子一样,释义相差无几,没显出什么特别之意。

  从塞外回来,皇子们成婚,分府,进入各部历练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,太子的脸色也一日比一日难看。

  这个时候,连同大阿哥在内的阿哥们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团结,无他,谁让太子这个储君往日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,而大家骨子里流着一样的血脉,怎么偏偏就他高贵?

  儿子们统一起来不服太子,康熙自然是知情的。

  放在往常,他没准还要担忧太子应付不来,但如今嘛,一来,他还是想压一压太子的气焰,看看太子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反应,二来,他要借着这个机会,把太子身边那些奸佞小人,心术不正之人通通揪出来。

  是的,即便察觉到了自己和太子日益紧张起来的关系,康熙仍有些固执的认为,一定是太子身边有人撺掇,而并非太子本人的错。

  到了这个份儿上,康熙也不清楚,自己到底是不愿承认是他教导太子的方式出了问题,还是不愿承认太子他本身就有不轨的心思,亦或是废除太子的后果连他也难以承受?

  随着阿哥们一个个分府居住,后宫中反倒趋于平静了。

  康熙素来不喜宫中消息外传,后妃们纵然想帮宫外的儿子一把,年轻些的还想吹吹枕头风,但自打第一个开口的惠妃被敲打了之后,后头就没人敢效仿了。

  说来大阿哥也是有些倒霉,他和太子争了这么多年,好不容易看到康熙和太子有了隔阂,要趁虚而入,结果正巧赶上了弟弟们批量成婚分府。

  虽说皇帝现在还健壮,朝臣们不敢明着站队,但只要是想让自己的家族世代繁盛的,都悄悄在心底做了选择。

  要说原先是大阿哥和太子两个人抢地盘,现在就是一下子又来了一群人抢。太子是储君,朝臣们认定了就是认定了,谁敢两头下注,但原先想搭上大阿哥这条船的就不一定了。

  八阿哥出身不显,但岳家可是安亲王府,足以见得康熙对他还算喜爱,且他待人温和,长袖善舞,和脾气不怎么样的大阿哥比起来,和八阿哥相处简直是如沐春风。

  伸手不打笑脸人,就算一时看不起势单力薄的八阿哥,也不妨碍大家偶尔交流一下。

  九阿哥的额娘宜妃,早年最得圣眷,同时期的几个妃位里头,也只有她的娘家得了康熙格外照拂。而九阿哥本人亦是聪敏无比。

  十阿哥虽说人不出众,但他背靠皇贵妃和钮祜禄氏,还是勉强算是热门储位人选的四阿哥——也就是雍郡王的胞弟。

  雍郡王对待朝臣并不热络,使得一些想巴结他的人没机会,不过既然十阿哥和四阿哥是兄弟,关系和睦,那么与十阿哥交好,也是间接与四阿哥交好了。

  朝臣们的算盘打得啪啪响,阿哥们几乎要被络绎不绝的礼物冲昏了头脑,身为始作俑者的康熙现在倒是还没什么被冒犯的感觉,或者说仅有一点点而已。

  他现在还骄傲于自己教出来的儿子们是多么有出息,多么能干,对于大臣们,也许他现在只觉得“算他们有眼光,真亲自教出来的儿子,个个都是大清的巴图鲁!”

  至于儿子们会不会生了异心,现在还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,毕竟他自认为自己现在还正当壮年。